广西大学获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26项
近日,从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获悉,广西大学获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励2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
广西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获自然科学类一等奖的是沈培康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石墨烯基电化学纳米能源材料及功能调控机制”。此外,广西大学与校外单位合作获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
据悉,2019年度全区共授予获奖成果157项,其中,广西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类特等奖1项,自然科学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技术发明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科技进步类一等奖6项、二等奖41项、三等奖61项。
附:2019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广西大学获奖情况表(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 获奖成果名称 | 类别 | 获奖等级 | 主要完成单位 | 本校排名 | 主要完成人员 |
1 | 石墨烯基电化学纳米能源材料及功能调控机制 | 自然科学类 | 一等奖 | 广西大学、中山大学 | 1 | 沈培康、尹诗斌、朱金良、田植群 |
2 | 中国西南岩溶环境有机污染研究 | 自然科学类 | 二等奖 | 广西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 | 王英辉、祁士华、胡 英、薛 瑞、邢新丽、薛保铭、王少鹏、韦朝帅 |
3 | 复杂数据环境下高效相容粒计算与优化方法的设计与理论 | 自然科学类 | 三等奖 | 广西大学 | 1 | 蒙祖强、喻 昕、崔耀东、崔轶平 |
4 | 几种药用植物多糖免疫调节的分子机制及应用基础 | 自然科学类 | 三等奖 | 广西大学 | 1 | 胡庭俊、韦英益、张 玲、帅学宏、施 君、韦晓洁、苏子杰 |
5 | 高强度耐热铝基轻质合金的相关基础科学问题 | 自然科学类 | 三等奖 | 广西大学 | 1 | 湛永钟、杨文超、庞明君、王海舟 |
6 | 模拟天然硒酶动态协同催化行为的仿生抗氧化材料制备及构效关系 | 自然科学类 | 三等奖 | 北部湾大学、吉林大学、广西大学 | 3 | 尹艳镇、刘俊秋、焦淑菲、黄 鑫、王 亮、黄祖强、胡晓熙 |
7 | 深埋地下工程岩爆灾害试验装备与动态调控关键技术 | 技术发明类 | 二等奖 | 广西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新疆克州水利发电有限公司、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龙滩水力发电厂、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1 | 苏国韶、江 权、蒋剑青、燕柳斌、程纲为、郝庆泽、乔志斌、寇永渊 |
8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节能优化控制与多车协同调度技术及应用 | 技术发明类 | 二等奖 | 广西大学、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1 | 贺德强、单 晟、刘旗扬、谭文举、喻 柳、刘建仁、张振荣、周继续 |
9 | 高铁泥化氧化锌矿浮选溶液化学调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技术发明类 | 三等奖 | 广西大学、广西北山矿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 | 1 | 魏宗武、余慧群、黄科林、李适应、穆 枭、张雪旺、何春林 |
10 | 公路小桥涵水毁防治新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 技术发明类 | 三等奖 | 广西大学、广西翔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1 | 周晓蓉、张 云、田 华、罗 光、王龙林、陈齐风、黄佳栋 |
11 | 硬岩地层地铁浅埋下穿文保建筑群及紧贴既有地下结构爆破施工关键技术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广西大学、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工程学院、中铁十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 | 1 | 吴 波、陈文尹、隗志远、覃英宏、蔡俊华、石 雷、陈治雄、杨建新、蒙国往、徐世祥 |
12 | “四季蜜芒”的选育及其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创制与应用推广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广西大学、广西百色市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广西壮乡河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宁华侨投资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1 | 方中斌、黄台明、沈方科、韦爱琳、徐炯志、宋淑芳、罗 聪、陈迪山、黄荣春、黄慧俐 |
13 | 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提升与抗灾变技术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三等奖 | 广西大学、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翔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1 | 杨 涛、陈齐风、李保军、邓年春、张 云、郝天之、黄云 |
14 | 华南地区主要旱地作物水肥一体调控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三等奖 | 广西大学、贵港市芭田生态有限公司、玉林师范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1 | 农梦玲、王道波、黄培钊、王宗抗、段继贤、阳继辉、邢 颖 |
15 | 结构微应变高精度测试技术与设备 | 技术发明类 | 三等奖 |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大学、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瑞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2 | 郝天之、王龙林、刘世建、黎力韬、关敬文、周晓蓉、杨涛 |
16 | 南宁强透水复杂地层地铁深大基坑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一等奖 | 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济大学、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大学、中建广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8 | 黄钟晖、谢雄耀、张世荣、张双铃、杨 磊、任国宏、黄云飞、周 洋、高 涛、罗文静、唐景儒、张子新、吴 健、邬 疆、杨礼明 |
17 | 氧硫混合型铅锌矿尾矿资源化和减量化高效利用技术开发与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广西中金岭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2 | 许毓海、李玉琼、董宪久、刘益龙、苏振华、罗 佳、唐运坚、赵翠华、宋 恒、易建湘 |
18 | 大新锰矿产状复杂矿段分区协同开采关键技术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 | 2 | 陈庆发、唐秀伟、(空缺)、韦志兴、段志伟、李世轩、陈青林 |
19 | 配电网状态感知、故障自愈及清洁能源接入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广西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广州思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3 | 高立克、俞小勇、梁 朔、周杨珺、宋旭东、吴争荣、张镱议、李 珊、侯 剑、陈绍南 |
20 | 大型机场航站楼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3 | 唐际宇、戈祥林、王 维、薛建阳、安晓文、陈宗平、李书文、莫 凡、唐阁威、张皆科 |
21 | 糖能兼用甘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 | 3 | 李杨瑞、吴建明、邓智年、王伦旺、雷敬超、宋修鹏、杨 柳、邢永秀、刘昔辉、张保青 |
22 | 多元化原料共线高效制备燃料乙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大学 | 3 | 佟 毅、罗 虎、孙振江、黄加军、黄 刚、李 凡、王小艳、冯家勋、李永恒、许旺发 |
23 | 广西红壤肥力与生态功能协同演变机制与调控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 | 4 | 赵其国、谭宏伟、(空缺)、黄国勤、李伏生、何园球、潘贤章、刘永贤、罗兴录、周柳强 |
24 | 基于态势感知的网络安全智能防御系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二等奖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中电运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大学、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 5 | 谢 铭、吴克河、陈祖斌、翁小云、袁 勇、蒙 亮、黎 新、韦思思、覃智君、胡继军 |
25 | 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三等奖 | 广西广维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中国科技开发院广西分院 | 2 | 陆泰榕、石显伟、高文中、陈小鹏、梁杰珍、黄 栋、汪志杰 |
26 | 广西猪乙型脑炎监测预警及防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类 | 三等奖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大学 | 2 | 赵 武、陈忠伟、何 颖、黄伟坚、李 斌、段群棚、蒋冬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