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东盟大学
9月19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东盟大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智库联盟论坛在广西大学举行。论坛由“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秘书处、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秘书处、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广西大学承办。论坛也得到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的大力支持。正值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16周年之际,论坛第二次被纳入了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层论坛,是打造“广西九张创新名片”的重要举措。
葡萄牙前财政部部长爱德华多•卡特罗加,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巡视员傅大刚,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杨晓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刘正东以及60多位来自国内和东盟国家、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高校智库代表出席了论坛。刘正东书记在开幕式前同与会嘉宾进行了亲切而简短的会谈。开幕式由广西大学副校长、国际学院院长范祚军主持,傅大刚、许宁宁、刘正东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对论坛的成功举行表示热烈祝贺。
傅大刚致辞
许宁宁致辞
刘正东致辞
刘正东会见爱德华多•卡特罗加
范祚军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爱德华多•卡特罗加先生、佟家栋教授和杨再平教授分别以《全球化国际合作》《向机制化一体化迈进——亚太的选择》《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跨境一体化金融功能》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爱德华多•卡特罗加先生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维度对全球化进行了描述,总结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宝贵经验与教训,并指出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针对未来全球化国际合作发展,卡特罗加先生指出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国与国之间需要通过化解冲突、提升合作、加强对话来解决问题,更加开放和稳定的经济会为全球化带来更好的助力,应充分发挥智库的作用,为实现全球化合作提供明确的政策建议。佟家栋教授首先对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严峻形势做了梳理,针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替代与互补的经济合作模式、机制化代替非机制化的区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指出印太经济一体化从理想走向现实是该地区各国追求的主要目标,亚太乃至印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从非机制化向机制化迈进,而在机制化探索中RECEP这一机制得到了更多的共识。杨再平教授通过回顾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提出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须注入跨境一体化金融动能,在贸易、投资、旅游、产业、城市和生态等方面积极推动商品要素流动配置和跨境金融体系发展,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技术标准、行业规则的一体化,以及加强货币、监管、政策的一体化,从而建立金融一体化维度。
爱德华多•卡特罗加先生作主旨演讲
佟家栋教授作主旨演讲
杨再平教授作主旨演讲
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携手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就“澜湄合作与中国—东盟关系”“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与‘一带一路’合作”“澜湄国家教育减贫合作研究”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四个分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为深化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探索中国—东盟未来双赢之道建言献策。
专家们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东南亚大国倡议、东盟一体化以及全球大变革的背景,从贸易投资、制度竞合、经济关系、出口信贷、教育合作、非传统安全合作等多个视角,分析了澜湄合作中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之路。同时,与会专家从国别、双边以及区域等视角入手,就经贸合作、水资源治理、数字化转型、文化交流等新问题各抒己见,为进一步深化东盟东部增长区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合作献计献策。此外,专家们还从教育程度、金融政策、合作机制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澜湄国家教育减贫现状,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各国角色,增进合作,拓展中国东盟合作新篇章。最后,与会学者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发展展开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对策和推进策略。
与会各方高度评价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举办以“携手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国际论坛。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论坛秉承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为各方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互鉴的平台。论坛加深了各方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对中国与东盟各方需求的理解,深化了对相关议题的研究,为后续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研究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论坛召开前,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还召开了第三届理事会会议。理事会秘书处对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近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与会理事单位代表围绕理事单位增补、合作项目推进计划、2020年论坛议程等工作,展开了热烈、坦诚、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达成了系列共识。
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成立于2016年10月31日。由东盟大学联盟(AUN)成员、成员的智库和中国教育部指派高校组成。其依托中国与东盟的大学学科资源、人才优势,搭建中国—东盟问题研究的国际化新平台,以推动中国—东盟国家间大学智库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的成立入选了2016年中国智库十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