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大函授站 > 学校动态 >

学校动态

【“十三五”改革发展巡礼之学院风采】国际学院(2021-02-08)

时间:网站:广西大学函授站

 

 

【编者按】2020年是广西大学函授“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大力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改革活校、开放兴校、环境美校、依法治校方略,着力搭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区域特色”三层学科横梁,树牢“工科登峰、农科闯关、理科崛起、文科振兴、医科兴建”五大学科支柱,推进系列改革举措和攻坚行动,各项事业呈现格局性新发展。“双一流”建设周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五个翻番”和“六个显著”的好成绩。为加强广西大学函授“十三五”成就宣传,校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官网、官微推出各学院“十三五”成就系列宣传报道。

国际学院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2018年,学校获得了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证书。截至2019年底,学校共招收培养了国(境)外留学生8247人。

对接国家战略,科研成果实现新突破。重视东盟研究,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科研人员获得科研项目共计115项,科研经费合计4640.388万元。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及中央其他部委社科项目26项。共获国家级奖项(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22项。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在SCI一区、SSCI一区、《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人民日报》(理论版)等顶级学术期(报)刊。37篇智库成果获得外交部、教育部、自治区政府等国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采纳或相关领导人批示。同时,协同创新中心以多种方式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每年固定举办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研讨会、10+3互联互通国际论坛、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年度论坛等大型国际会议,共主办、承办国际学术会议24次,主办、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6次;总共接待257团组来访,参观考察214次(其中接待了省部级领导来访参观将近30次),交流座谈43次。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团队“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创新团队于2013年11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并于2017年获得滚动支持。

勇于创新,科学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协同机制的培育下,两个建设载体中国—东盟研究院、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研究实力大幅提升。建设载体中国—东盟研究院经过长期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国内东盟领域研究人员最多的机构之一,已设立10个国别研究机构和10个专业研究机构。中国—东盟研究院入选2015年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排名“中国新型智库”、2016年度“一带一路”优秀智库,2016年“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2017年度“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中“高校智库A类、211高校国际领域”核心智库(14家)榜单,2017年成为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2020年被评为广西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建设载体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自2018年9月成立至今,建成了数据挖掘分析中心大数据实验室、东盟智能建模分析系统、经济预测与政策模拟决策支持平台等面向东盟的大数据系统平台,在服务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广西建设方面做出了贡献,获得了自治区各部门的充分肯定。2019年大数据研究院获批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第一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支撑平台(大数据研发中心),“中国—东盟大数据研究”创新团队获批自治区八桂学者设岗团队。2020年“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挖掘分析人才聚集与培养基地”被认定为数字广西建设优秀成果。

在线客服
QQ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在线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电话咨询
1817687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