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大函授站 > 学校动态 >

学校动态

【“十三五”改革发展巡礼之学院风采】农学院(2021-02-08)

时间:网站:广西大学函授站

【编者按】2020年是广西大学函授“十三五”收官之年。五年来,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大力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改革活校、开放兴校、环境美校、依法治校方略,着力搭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区域特色”三层学科横梁,树牢“工科登峰、农科闯关、理科崛起、文科振兴、医科兴建”五大学科支柱,推进系列改革举措和攻坚行动,各项事业呈现格局性新发展。“双一流”建设周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五个翻番”和“六个显著”的好成绩。为加强广西大学函授“十三五”成就宣传,校党委宣传部在学校官网、官微推出各学院“十三五”成就系列宣传报道。

农学院

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5.1%,本科生升硕率逐年上升,平均读研率33%,最高达到42%;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优秀率达40%;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获第六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3项。博士团社会实践项目成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多次受到团中央和自治区的表彰。

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排名逐步提高。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作物学、植物保护为C,作物学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农学入选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成为广西一流专业。

科学研究和科研平台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创新高,共69项,资助率增加11.5%,到校科研经费2.67亿元,比“十二五”增长约90%。科研平台和发表高水平论文取得重大突,新增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科研平台2个,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重点实验室2个。高水平论文比“十二五”翻一番,首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顶级刊物发表论文,有4篇高被引论文。 通过审定或登记新品种52个,授权发明专利143件。“亩产吨糖”中蔗系列新品种(系)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发挥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广西科技特派员等专家优势深入基层第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扶贫工作;推进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厅实施厅校共建,建立全国首个青年农场主学院,利用农业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基地等平台优势,培养大批基层农技干部、技术骨干、技术员和企业家,其中,青年农场主培训学员达1367名,其他培训人员达5921人次。培训学员中1人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1人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人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当选全国劳动模范等。培训成果得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肯定,在2018年12月8日中央台《新闻联播》头条播放,获2018年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党建思政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的2个支部风采展示案列被学校推荐参加教育部“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推动“党建+”扶贫工作。先后派出3名党员干部担任定点扶贫村第一书记,班子成员和2名党员教师每人联系帮扶贫困户2户;中草药团队投入25万元为扶贫村发展中草药产业,种植面积2000多亩;唐小付老师的扶贫事迹被人民网宣传报道。

在线客服
QQ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在线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电话咨询
1817687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