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科研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论文(2020-10-01)
时间:网站:广西大学函授站
近日,广西大学函授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韦悦周教授、罗能能副教授团队通过构建弛豫相界的方法,在AgNbO3反铁电陶瓷中同时实现了高达6.2J/cm3的储能密度和90%的储能效率。同时,还通过同步X射线衍射(SXRD)和原子分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证实了反铁电有序和局域结构不均匀的存在,刷新了人们长期以来对M2-M3相界的认识。优异的储能特性表明AgNbO3体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也为高性能反铁电储能电容器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以“在AgNbO3反铁电中构建相界:一种同时获得高储能密度和效率的方法”(Constructing phase boundary in AgNbO3antiferroelectrics: pathway simultaneously achieving high energy density and efficiency)为题发表于Nature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广西大学,共同作者单位包括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香港大学。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创新发展驱动发展专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基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