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在全区高校消费扶贫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6月5日上午,自治区教育厅召开2020年全区高校消费扶贫工作视频会议。广西大学函授在君武馆第二会议室设分会场,校党委副书记查丹明,校党委组织部、工会、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主要负责人,以及广西大学函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参加会议。
会上,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孙国友总结了2019年以来全区高校消费扶贫工作的做法和成效,指出了高校消费扶贫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对2020年全区高校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孙国友指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各高校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充分认识高校消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抓好高校消费扶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将消费扶贫纳入到扶贫工作的总体安排中。通过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食堂活动、开展工会福利采购活动、积极帮助扩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沟通衔接消费扶贫的作用等举措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出成效。
查丹明代表广西大学函授作消费扶贫交流发言。她介绍了广西大学函授构建扶贫产品“三进”通道,帮助贫困地区、尤其是广西大学函授定点帮扶的百色市那坡县群众拓宽农产品销路,促进增收致富的具体做法。一是扶贫产品“进食堂”。通过与那坡县签订农产品“订单种植”包销合同,采取“学校食堂+配送公司+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运营模式,推动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进学校食堂。二是扶贫产品“进超市”。在校园各大超市设立扶贫产品供应专柜,开通了“广西大学微后勤”平台,同时链接推介“扶贫832平台”“中国社会扶贫网”,对全国、全区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进行网上销售。三是扶贫产品“进家庭”。通过在校园内举办全区扶贫产品展销会、集中采购扶贫产品作为工会会员福利及驻村工作队代言促销等方式推动农产品“进城入户”。